來源:本站日期:2017-6-20
如何了解用戶和需求
如何了解用戶需求?根據用戶是否主動參與分為顯式與隱式兩種挖掘模式,因為顯式的動靜比較大,有很大局限性,所以為了保證結果準確性以及提高用戶接受度,一般都采用隱式。
收集數據
Web服務器的日志(用戶會話記錄)
Web trends或類似的第三方共享軟件(客戶端分析,流量分析,可用性分析)
自己開發的第三方軟件/插件(需求自定義)
大型網站通常會把以上三種方法組合應用,大致原理就是給進入網站的用戶賦予身份識別,每次產生交互動作就向服務器發回請求,通過時間和頁面判斷連接各個請求點并且記錄下來。(算法不討論)
過濾數據
明確目標,定義核心數據。
界定用戶行為,利用多數人的行為來消除個人行為的主觀性。
對用戶進行歸類,確定數據類別。
大型網站每天所產生的數據量是驚人的,所以常規需求一般都是定時或定量的分析。另外,額外的數據處理會減慢網站的速度,搜集的數據越多,潛在的負面影響越大。
關于鼠標軌跡、點擊分布的可用性例子:
跟蹤用戶在進行檢索時的鼠標移動軌跡,可以獲取用戶操作的先后順序、熱點功能、動作曲線等一手數據,這些都是改善或簡化表單的重要參考。
在重要的頁面進行詳細的點擊分布監控統計,主要檢查信息呈現的易用性,看看有沒有偏離設計初衷,經常更新,找到規律。
處理特定用戶行為、用戶群、用戶來路的任務流例子:
監控分布式注冊流程,能夠看到有多少用戶填了表單、填完了表單,或者在某個步驟有異常流失。
監控不同模塊入口過來的注冊用戶,能夠統計出各模塊導入的有效注冊量、百分比、成功率,以便合理調配資源。
監控投放廣告過來的注冊量、注冊成功率、轉換付費用戶成功率,以便明確廣告的投入產出比。
監控用戶的縱深瀏覽行為,是測試導航可用性很好的辦法,也就是說用戶會不會在你的網站內迷路。